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

人生的解答

骆驼姐姐推荐给父母看的绘本

《一定要比赛吗?》
作者:洁美李. 寇蒂斯
绘者:萝拉.康乃尔
译者:陈柏伶
出版社:格林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
中文出版年份:2007年

内容摘要:
“我是生来比赛的吗?”
这是美国好莱坞知名影星洁美李寇蒂斯5岁的儿子某天问她的问题。这个问题让她楞住了,心中开始出现了这样的声音:我们的社会是不是无处不在竞争?我们是不是为了得到所谓的胜利,而不断的试着把挡路的人踢开?
透过儿子的提问,作者发现很多事情是自己从未思索过的,也是认为理想当然的,但是没想到这些问题带给孩子的
,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疑问,她甚至很难想象,孩子的5岁脑袋瓜里,竟然为了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而烦恼不已。


“人生的解答”
书中小男孩一连串天真的提问,正是现代社会每天会面临到的课题「竞争」。打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,我们是不是就被贴上背号,开始人生的赛跑?大时代的竞争越趋激烈,孩子原本的面容,也隐隐透露出越多的不安与疲累,难道这真的是我们所能给孩子的“健康”和“快乐”吗?
很多孩子总是担心自己“比不上别人”;这样的担心,反映出来的是父母和整个社会,所给予孩子的价值观。身为父母,究竟是否有在思考这个问题?“究竟我们应该要教会孩子什么?” 是生命的意义?快乐的生活?还是分数的高低或比赛的输赢?

有人说,比赛是人类黑暗的另一面;但对我而言,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看待比赛的态度。今天,我们的孩子在未来将面临的是来自世界的竞争和挑战。当世界越变越小,随之而来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。这种国际竞争是我们无法回避的,但我们所能做的是想一想哪些是可以帮助孩子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。

培养孩子的国际竞争力是迫在眉睫,而且这种培养是从小开始的。我们需要以国际人才的标准来培养孩子;这些标准绝对不是知识技能,而是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能力。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为:沟通与人际关系、合作能力、个人的道德和品性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些都是对竞争中的孩子们提出的要求,然而我们的孩子是否储备面对这些竞争的力量了呢?

其实,接受挑战的不仅仅是孩子,还包括家长。因为,家长一向来都是孩子生活的策划者。然而,大部分家长只重视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,却忽略了孩子走出学校之后的生活?成长过程中只教会孩子如何考试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家长,是短视的家长;我们的孩子需要有远见的家长,因为有远见的家长关注的并非孩子的一时之争,而是让孩子贮备成年后所需的力量。父母的选择决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和广度。虽然,我们无法改变目前的教育格局和环境,但我们是否可以在学校教育体制外,帮助孩子更加健康、快乐地成长?

孩子成长过程中,不能让他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书本知识和练习各种技能,如果是那样,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除了技能之外将一无所有。就让学校去教会他们知识和技术吧,而我们应该带给他们生活的体验!与其不停地抱怨应试教育的弊端,不如赶快想想,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?
我就以自己为例,与家长们分享我的成长经验:

从小,一路走来我都是在“被拿来和别人比”的环境中成长。每被评比一次,自信心就被打击一次。故此非常讨厌比赛的感觉,总觉得那是一种用来炫耀或只是证明某些人的能力而才举行的“能力大考验”。当然,这或许也是一种“酸葡萄”心理;为何会有如此心态,主要源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。

步入中学时期,我就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,每每从图书馆里借阅的书籍,发现绝大多数都属于心理学类;当初和一般的青少年一样,处于少年维特的烦恼期,总期盼着能从书里来认识自己、了解人生意义,以确定自己生命的价值。

随着年岁的增长,经过无数次的挫败及打击,生活的经验累积了,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也逐渐不同和成熟,我开始明白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。只要自己能从中领会或获得成就感,既是生命的意义了。

所以,当我第一次读到绘本《一定要比赛吗?》时,内心顿时豁然开朗。没想到,成年后的我,竟是在此书中才寻找到这“人生的解答”。

“让孩子赢在起跑点上”是现代父母教养孩子最关注的焦点,这样的说法正好印证本书的中心疑问:“人是生来比赛的吗?”此书作者切入现今最真实贴近的议题,写出孩子心理上经常要面对的疑惑与焦虑。这本书从孩子的眼光来看竞争,值得我们反省,让父母和孩子们体会“慢活”的哲学,更带领每位读者共同体悟人生的价值,教我们更懂得享受人生,并主动伸出援手,帮助他人。让孩子知道输赢不重要,懂爱与分享才重要!

近日,我在一本国外教育杂志中读到一句话,“慢慢来,比较快”。这句话有如一根大棒子敲在我心中:的确,我的人生体验中,每当面对困难的事情,有时,看似最远的道路,反而是一条捷径。就有如孩子的成长,都有其节奏,急不得的,慢慢来或许真的会比较快。愿以这句话与时常焦虑的父母们共勉,让我们从此绘本中感悟到人生真正的意义,企盼大人都应该去实践。